很多人常常說:你不正常ㄟ
什麼是正常?

其實正常比偏差更難定義,尤其是在現在的社會中,結構複雜,變化迅速,正常更難定義
以傳統來說,心理學家特別強調個體對環境的適應

正常的人格特質可以幫助一個人適應所處在的社會,和睦相處的在社會上佔有一席之地

可是所謂的適應,這名詞其實有順從之意,不能完全描述人格,心理學家現在比較注重積極屬性,例如獨立性,創造力,自我潛能實現等!

正常行為或人格的定義雖然莫衷一是,絕大多數心理學家卻都同意下列特質是心理健康指標,這些特性無法確定心理健康與心理疾病,它們只代表一般正常人所又被的特性

(1)現實的充分知覺
正常人都對自己的反應,能力,環境做實際的衡量,以相當的眼光衡量自己,不高估別人也不高估自己!

(2)自我了解
適應良好的正常人都能察覺自己的動機與感覺,雖然沒任何人可以完全了解自己的感覺和行為,但是正常人的比心理失常的人有較深入的自我了解,正常人並不會隱藏重要的感覺或動機

(3)控制行為的自主能力
正常人對控制或引導自己的行為比較有信心,他偶而也會衝動行事,但必要的時候,他可以壓抑自己的性衝動或者是攻擊的衝動等!他有時候也會做出不符合社會標準的行為,但這種行為是他的意志決定而非衝動

(4)自我尊重和自接受
適應良好的人都有自我價值觀,並且會任文自己被對方所接受,他和別人相處良好,在社會中或是工作上會自動自發,同時,不會認為順從團體意見是必須的!

(5)行程親密關係的能力
正常人能夠和異性形成親密滿足的關係,他對別人的感覺以及需要相當敏感,他不會過度要求別人,也不會過度講求自我需要的滿足

(6)工作能力
心理健康的人能夠在工作上表現自己的能力,對生活抱有熱忱


有些人認為受到痛苦折磨的人會將痛苦昇華,變成創作來源
藝術家高更及梵谷都是情緒管理有問題的人,有人對他們做出合理懷疑,如果他們適應良好,是否還能創造出美好作品;這問題廣受爭議

雖然極少數人可以將心理困擾轉化成力量,絕大部分的人卻因為情緒衝突,而限制了他們的生產能力和創造力!

看過此篇文章的人
看看你們是不是真正的正常人~


以上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Ritchie. 的頭像
    Ritchie.

    我身後的光影

    Ritchie.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