終於要發心理學的文章了XDD
寂寞常聽很多人說道,那什麼是寂寞?寂寞的原因有哪些?要如何解決?
來探討看看!

寂寞跟人際相處有關,通常那些未與其他人建立友好關係或是當關係的人,被定義為''寂寞的人''
寂寞與孤單並不能相提並論,獨處並不表示某人的人際關係不洽當,當不是自己一個人時,也可能感到寂寞,寂寞是痛苦的經驗,並不是不尋常!

寂寞大致上分為兩種形式:

情境性與慢性的寂寞 每個人都曾經經歷過寂寞,例如剛搬到新住處或進入新學校,缺乏聯繫是你暫時覺得寂寞,這應該說是種狀態,應該算是說情境性寂寞,是一種短暫的心境變化,但是人是正常的!
但有些人則是感到特質或是慢性的寂寞,他們對自身之人際關係的質與量均感到不滿,與環境的變遷沒有關係

社會性與情緒性寂寞 寂寞也可以就個體所渴望的關係種類加以區分,缺乏歸屬感的痛苦為社會性寂寞,例如當你搬到一個新的地方,妳和熟悉的朋友分開且又到陌生的區域,這種疏離和不舒服感就是社會性寂寞
相反的,缺乏特殊的親密關係造成情緒性寂寞,例如失戀過後的人感到消沉,這就是情緒性寂寞

影響寂寞的因素:
這些都是影響慢性寂寞的因素

基本特徵: 寂寞和年齡有關;通常年輕的成年人比較常感到寂寞,大概是因為年輕的成人有較高的期望,因而容易失望所致

人格特質: 內向,害羞和自我意識一直跟寂寞相關,很多燕就發現寂寞和自尊心低落,社會技巧不佳等有關,惡劣的自我概念和技巧可能使人人際關係失敗,結果導致寂寞...
寂寞可能源自於自我貶低的歸因,如果人寂寞歸類為應該的,穩定的,整體的原因,那寂寞會更加持續

寂寞的人可能會犯下虛假的共識感,假使他人的所想所作都和自己一樣,這使他們較不可能察覺到其他的認知或行為方式
他們容易作出危險的假定: 如果他人和自己一樣,他們就無需學習克服害羞或自我檢討以接近他人,以後換個新環境,不作這些努力的人注定無法無別人相處!

要如何降低寂寞勒?

要減輕寂寞的方法包括認知的治療和改進社會技巧

認知治療: 對於自己的感受,採取取出建設性的,樂觀的歸因,可以減輕寂寞,另外,寂寞的人還可以修正虛嬌的比較效應,承認他人和自己有很大的差異,最後害羞的人們發現他人不會注意自己,也不會評估自己的行為,則害羞是可以改善的

社交性技巧的訓練: 寂寞的人需要接受社交技巧的指導,這範圍很廣,包括談話技巧,像是如何起頭或結束談話,如何主動傾聽,寂寞的人可被教導如何處理社會衝突,如何製造好印象,指導方法包括示範法,示範好的與更好的互動方式

研究結果證實認知和社交技巧的治療,都能使寂寞的人以往不同喔!


最近讀心理學時,才知道原來寂寞所包含的範圍竟是如此大,讓我有驚訝的感覺XDD
沒有讀的很熟透,或許打的不夠清楚~''~
寂寞的人阿,你一定要看啊XDD(像我就要看^^)
長篇大論,大家要有耐心看呀...


希望大家心情都好喔~寂寞不好的!



以上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Ritchie. 的頭像
    Ritchie.

    我身後的光影

    Ritchie.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4) 人氣()